栏目名称
统计分析

一季度淮安市经济运行情况

发布时间:2018-05-04    字体:【 大  中  】    【关闭窗口

 

今年以来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,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开局、稳中育新、质态向好的基本态势。

一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

经初步核算,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6.66亿元,其中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.91亿元、395.12亿元、298.63亿元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升0.8个百分点。

1、工业经济质效改善。一季度,全市盐化凹土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食品、智能装备制造等“三新一食一智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,合计产值同比增长9.9%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2.0%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2.5%,烟草制品业增长12.5%,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.1%1-2月份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0.4%,增速快于去年同期4.1个百分点,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6.3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6.4%,同比提升0.1个百分点。

2、投资规模持续扩张。一季度,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.2%。其中:工业投资增长4.7%;服务业投资增长19.7%。重大项目有序推进,8寸晶园柔性半导体、国际游艇小镇、澳洋顺昌蓝宝石图形化、骏盛三元锂电池、德淮集成电路制造二厂、洪泽湖医养融合体等新项目已开工建设。德科码半导体、水渡口金融集聚区、华昌加氢新材料、连淮扬镇铁路、徐宿淮盐铁路等项目有序复工建设。一季度,全市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5.9%,商品房销售均价5454/平方米(网签数),同比上涨7.9%

3、内外贸易保持繁荣。一季度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.73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其中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4.73亿元,增长8.3%,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9.00亿元,增长13.9%。农村市场相对发展较快。一季度,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1.29亿美元,同比增长34.9%。其中,出口7.43亿美元,增长19.3%;进口3.86亿美元,增长79.8%

4、消费价格温和上涨。一季度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.2%,保持温和稳定。八大类商品价格“七涨一跌”,其中:食品烟酒类涨1.8%,居住类涨3.9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涨1.8%,交通和通信类涨1.7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涨4.1%,医疗保健类涨2.3%,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涨4.7%,衣着类跌3.8%

5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。一季度,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7.06亿元,同比增长24.2%,其中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.17亿元,同口径增长7.2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1.14亿元,同比增长44.1%。财政民生类支出63.89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9.9%

6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一季度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4元,同比增长9.4%,增速快于GDP,高出全省平均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0元,同比增长8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76元,同比增长9.4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0.7个百分点。

7、金融支撑强劲有力。截至3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627.08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其中住户存款1639.32亿元,增长8.0%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934.98亿元,增长15.1%

二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

1、主要指标平稳增长。一季度,GDP同比增长5%,其中一、二、三产分别增长1.3%4.4%6.4%,三产增速快于一产、二产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.8%。一季度,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.17亿元,同比增长7.2%,扭转了自去年一季度以来的下降局面。

2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。一季度,全市三产占比同比提升0.8个百分点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.9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.2个百分点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销售同比增长41%,高于限额以上增长40.3个百分点。服务业、工业技改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9.7%15%8.6%,高耗能投资下降22.2%

3、运行环境良好稳定。全市CPI累计上涨2.2%,保持温和稳定。全市完成工业用电量26.3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9%,较去年同期提升8.1个百分点。3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4.1%;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5.5%。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增长34.2%,个体工商户总量增长15.5%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.38万人,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.81%,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。

三、经济运行存在问题

1、节能减排压力较大。我市主导行业特钢、盐化工新材料和食品加工能源消耗总量大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占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1%。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,全市以一次能源煤炭为主,能源自给率低,低碳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占总能耗的比例仅为5.11%,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。

2、增长后劲不容乐观。2月、3月份我市PMI(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)分别为49.8%49.3%,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。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同比下降0.37个百分点。工业投资增幅较去年全年放缓了8.3个百分点,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5.9%

3、企业成本上涨较快。一是企业费用上涨较快。1-2月份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同比增长12.1%,高于而同期销售收入0.2个百分点,。二是企业用工成本上涨较快。规模以上工业用工成本压力不减,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下降9.2%,而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4.6%。三是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,目前化工类原材料受化工行业整治影响,原材料价格整体上涨,比如烧碱由原来的1200/吨上涨到1400/吨,涨幅达16.7%。分散黑ECT300%主流出厂价为45/公斤,较去年6月份上涨近80%

四、建议

1、加快绿色发展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聚焦工业“4+2”、服务业“4+3”、农业“4+1”优势特色产业发展,建立产业发展正面、负面“两份清单”,大力招引和培育低污染、低消耗、高技术、高效益产业。强化源头把控,严把项目准入关,严格落实项目落户环境评审制度,进一步提高工业项目落户技术门槛和环保门槛,严禁向落后产能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提供土地。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,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。

2、推进产业升级。积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附加值行业比重;鼓励企业通过各种管理手段降低运营成本,提高生产效益。认真落实执行好国家降税减费的各项政策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微观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聚力打造“4+2”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,力争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。推进骨干企业培育工程,落实市县乡三级培育计划。实施“互联网+20项行动计划,深化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,拓展电商现代物流园等功能,推动快递业与电商联动发展,加快培育数字经济、创意经济、分享经济和新金融等新业态。

3、聚焦民生保障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。深入推进“全民创业、淮商崛起”行动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加强全体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。稳步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进程。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力度,确保全市10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、45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到脱贫标准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,深化食品安全城市创建,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,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。

撰稿人:周兴旺  核稿人:孙永军